鑽石分級
克拉(carat)
成色(color)
鑽石的顏色等級共分23個等級,由D(透明無色)~Z(淺黃色),成色的鑑定必需在標準的鑽石枱燈下,以比色石來鑑定等級。
白鑽愈接近透明無色愈稀少,所以價格也就愈高﹔而彩鑽則是色彩飽和度愈高,價值也就愈高。
淨度(clarity)
鑽石的淨度等級共分11個等級,從FL~ I3。
每一顆鑽石都是獨一無二的,因為鑽石都帶有與身俱來的特徵及內含物,大部分鑽石的內含物是肉眼看不見的,其天然而成的內部特徵也使得每一顆鑽石都充滿獨特的魅力!而完美無瑕的鑽石相當稀少,所以也就價值非凡。
淨度的鑑定必需以10倍的放大鏡檢視鑽石做為標準:
FL:無內含物及表面特徵。
IF:無內含物及但有表面特徵。
VVS1~VVS2:極困難檢視到內含物。
VS1~VS2:稍困難檢視到內含物。
SI1~SI2:容易檢視到內含物。
I1~I3:十分容易檢視到內含物。
車工(cut)
車工一般是指形狀及刻面設計,再者就是對稱及修飾。對稱係指形狀、大小、比例及切割角度等之間的關係,修飾則指刻面形狀、佈局和拋光等等的細節。
標準的車工是經過精準的計算和完美的切磨,可以使鑽石產生光線的折射與反射作用,完美呈現鑽石的亮光、閃光和七彩的火光。
不同的底部深度會產生不同的視覺影響:
1. 底部太淺:以致腰圍在桌面內緣反射,形成『魚眼』效應。
2. 底部太深:因漏光而形成俗稱 『釘頭』的暗井,又稱為『黑底』。